错那县麻麻乡40户搬迁群众的新生活-澳门官方直营威尼斯
2020年7月份,错那县曲卓木乡、卡达乡和觉拉乡的40户农牧民群众搬迁到了麻麻门巴民族乡(以下简称麻麻乡)。现在两年多时间过去了,大家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近日,我们蹲点记者跟随麻麻乡群众尼玛扎西一起,感受他们搬迁后的新生活。
11月17日,我们遇到尼玛扎西的时候,他正准备出门上山采野茶。“我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。”在尼玛扎西的邀请下,我们坐上了他的皮卡车,前往麻麻乡附近的山林里采野茶。
“我们以前住在曲卓木乡洞嘎村,那里海拔有4100米,麻麻乡海拔只有2900米,我们身体各方面都很舒服。”一路上,尼玛扎西跟我们分享了许多他们搬迁后的变化。以前在曲卓木乡的时候,由于交通不便,自然条件恶劣,他们除了放牧,基本没有其他收入,年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。
搬到麻麻乡以后,尼玛扎西家附近就有银行、邮局和学校,家家门口都通了水泥路,去哪里都很方便。依托麻麻乡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,尼玛扎西等搬迁群众,家家都开起了民宿,办起了农家乐,收入也不断增加。
“我们空闲的时候也会上山采些野茶,晒干后装成小袋,卖给游客,一包50元。”尼玛扎西所说的野茶,是山上的一种野茶树的叶子,每年秋冬的时候会变黄脱落。
到了目的地后,我们发现尼玛扎西的老婆也在采野茶的队伍中,她手中的袋子里已经有厚厚一层野茶叶了。“我老婆是村医,今天她休息,就来采野茶了。”尼玛扎西说。
野茶树并不是成片成林生长的,它是和其他树木一起生长在密林中。我们走过一段极窄的山路,趟过草丛,穿越一片片藤蔓才遇到了第一棵野茶树。
秋冬时节,所有的落叶几乎都一个样,不仔细辨别根本区分不出来。“像这种叶子长一点的就不是,这种圆一点,背面是红色的就是我们要找的野茶叶。”尼玛扎西在地上捡起两片叶子对比说道。
“以前,我们也不认识这些野茶树的叶子,都是当地门巴族群众带我们上山采茶叶,教会我们的。”搬过来后,尼玛扎西等搬迁群众在门巴族群众的帮助下,很快熟悉了当地环境,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,大家相亲相爱,携手并进。
经过一上午的劳动,大家都收获满满。在休息间隙,作为自治区骨干宣讲员,尼玛扎西又主动向大家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,教育引导大家要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,要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。
“我们要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,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。”一起采野茶的麻麻乡群众旺堆听完尼玛扎西的宣讲后说。
从山上采野茶回来,尼玛扎西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。从外面看去,二层小楼显得气派又亮眼。
走进家门,我们看到尼玛扎西的母亲正在阳光房里晒太阳,旁边架子上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绿植和鲜花。
“莫啦(老奶奶),您在这边住得怎样?”“呀咕嘟(非常好)”老人边回答边竖起了大拇指。
“我妈妈以前在曲卓木乡的时候有高血压,腿脚也不方便,搬到这里之后,不仅血压降下来了,身体也越来越健朗了。”尼玛扎西高兴地说。
尼玛扎西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家,家里各种家电一应俱全,他们一家人住在一楼,二楼是民宿,一共有四间房供游客住宿。“我们一年光民宿收入就有3万多元。”尼玛扎西说。
在尼玛扎西家里,我们还看到几大包已经晒干的野茶叶,他告诉我们最近有日喀则的客人定了30袋,拉萨的客人定了20袋,过两天他将通过村里的邮政寄出去,马上就有2500元的收入了。
尼玛扎西还告诉我们,马上就要到采茶季了,和他一样的搬迁群众都会去茶场里采茶务工,每天有100多元的工资。
从住房出行到就业增收,尼玛扎西事无巨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生活的点滴变化,他们家现在的年人均收入也从5000元增加到了3万元。
走出尼玛扎西的家门,麻麻乡党委宣传委员、副乡长格列朗杰带我们参观了麻麻乡的茶场。
走进茶场,一片绿意盎然。格列朗杰介绍说,“我们乡的茶场有250多亩,现在可以采摘的有100多亩,许多搬迁群众都在茶场务工,解决了就业问题,去年我们茶叶收入是60多万元,也给每户都分红了。”
正在茶场工作的搬迁群众卓嘎告诉我们,她今年69岁,重活干不了,茶场的工作轻松又不累,一年有三四万元收入,非常满足。
搬新居更要谋新生,麻麻乡党委政府精准掌握40户搬迁群众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,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,拓宽增收渠道,让搬迁群众依托特色产业能发展、可致富。2021年,搬迁群众总收入达到222万元。
记者手记:
从当天的走访中我们发现,搬迁过来的群众纷纷开起了民宿、茶馆,大家不仅生活环境变好了,腰包也越来越鼓了,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,搬出了幸福新生活。(记者 漆彩兰 万爽 李利改 次旦卓嘎 错那台张泽成 索朗)
- 一周新闻排行
- 精彩视频